弄清查询| nqcx.com 首页|简繁体转换器|在线组词|新华字典|汉语词典
弄清查询 > 在线组词 > 潘敦仔的解释和意思

潘敦仔的拼音及详细解释

【词语名称】潘敦仔(pandunzai)

【词语拼音】pan dun zai

【词语读音】pān dūn zǎi

【词语简拼】PDZ

【基本释义】
潘敦仔(?~1771),本名音译为敦仔阿打歪,清代台湾中部岸里社(今台中北区)头目,多次协助清廷,也是壮大岸里社的重要人物。目录1 土官世家2 协助清廷,壮大岸里社3 割地换水4 第一位非汉人通事5 参考书目 土官世家潘敦仔出身巴宰族岸里社的「土官」家族。土官是清廷为治理台湾原住民设立的官职,由原住民社内耆老公举推选,职责是约束社番、处理社务。康熙54年(1715),潘敦仔的祖父阿穆因为协助清廷平定通霄社叛乱、率领数社归化官府,被封为第一任总土官,总任各社事务。潘敦仔,即是潘家第三代土官。(注1,2) 协助清廷,壮大岸里社康熙60年(1721)发生朱一贵事件,时任土官的潘敦仔与通事张达京,率岸里社民防守大肚溪,并担任清军向导,因此获得清廷赏赐六品军功职。雍正9~10年(1731~32),由于官员处事不当,中部爆发大甲西社抗清事件,潘敦仔与张达京再度率众协助清军。平定后,起事的大肚、沙辘、水里与牛骂等社被迫改名并没收大片田园,没收田园则被分赏给协助官府的村社,岸里社更获得免报陞和徭役等权利。(注3)此后潘敦仔又多次协助清廷招抚、剿平其他原住民部落,个人与岸里社的权力都获得扩张。 割地换水雍正年间,潘敦仔以番业主身份,邀请以张达京为首的汉人垦户投资兴建水圳、开发水田。岸里社则以土地所有权换取水圳权利和谷粮,史上称为「割地换水」。(同注1) 第一位非汉人通事乾隆23年(1758)清廷改变通事任用办法,以通汉语的「熟番」取代汉人,任命潘敦仔为岸里社总通事。(注4)潘敦仔集土目(即土官,乾隆以降为了与中国世袭土官制度区别,故改称)、社主与通事等职于一身,也造就他与其家族在岸里社的权威地位。 参考书目注1. 詹素娟、浦忠成等,《台湾原住民》( 远流,2001),页32~39。注2. 吴密察监修,《台湾史小事典》( 远流,2012四版),页55。注3. 台湾博物馆 - 岸里社头目潘敦仔像 但是根据《台湾史小事典》,潘敦仔于乾隆26年(1761)才担任通事。

【分字组词】仔字组词 敦字组词 潘字组词

在线组词为您提供词语潘敦仔(pan dun zai)的基本解释,潘敦仔的意思是什么,潘敦仔的意思,潘敦仔的读音,(pandunzai)的意思,潘敦仔怎么读,潘敦仔读什么,潘敦仔的详细解释,潘敦仔是什么意思,潘敦仔的含义,潘敦仔有哪些意思,潘敦仔的拼音,潘敦仔的释义等词语潘敦仔意思解释在线查询。

热门查询 弄清查询为您提供在线组词大全,组词查询,中小学生组词,在线组词语,中小学生组词,组词大全查询

友情链接:姓名测试